在网上吃了一个血淋淋的瓜,愤怒,无助,但不准备就此放过肇事者,所以就有了这篇文章。
事情是这样的。
前几天,一个名叫“古二”的人在自己的公号“古二新语”发长文控诉王家卫团队盗窃《繁花》剧本,自称深度参与《繁花》金融线、汪小姐创业线等核心剧情创作,同时还担任王家卫生活助理工作,但最终编剧署名由秦雯独占,且未获得稿酬,仅每月领取三千元工资。
平平无奇、大家都没听过的一个素人,突然站出来挑战权威,当然需要一点证据,古二除了在公号里写得的一手流畅感人的好文字,还有他参与《繁花》创作期间的多段录音。
听完那个录音,我真的是对王家卫、秦雯等一些所谓的大导演大编剧彻底祛魅了,就我不怀疑他们有一定的能力,但他们没啥素质、不真诚甚至很鸡贼也是真的。
秦雯还在录音里吐槽陈道明......背后说人坏话,先不说陈道明送她书究竟是不是如她说的是一种对知识的卖弄,单就她这个背后讲人坏话的习惯,我对这个人真的没啥好印象了。
当然这些都是次要的,最主要是关于剧本的部分,录音很现实地证明了秦雯对商战剧情细节不熟悉,需要古二在旁协助解答,且王家卫还默许了秦雯“洗稿”古二的剧本内容。
除了参与剧本创作,古二还身兼王家卫的生活助理职责,平时要端茶送水、搬运道具,他还是一名渐冻症患者,在工作期间因病情加重提出诉求时,被王家卫反问:“你想问我要什么?”......
这件事在网上发酵后,很多编剧同行都被这七个字狠狠气到了,大家都是小人物,谁也没跟墨镜王面对面在一张桌子上工作过,但此时此刻,他乖戾狠决、吃干抹净一个人的形象深入人心。
并且秦雯也是不安分的,自己不能写商战就算了,还不服自己的才华给人比下去,质疑古二存在的价值,而王家卫的回答是“又干助理又写剧本,钱要的还少,划算。”
......
《繁花》于2023年底播出,口碑与奖项成绩亮眼,但事实上古二自2021年起就开启了他的维权之路,只是一直都没结果,直到这次录音曝光才引发了舆论升级,让这场吃人不吐骨头的黑幕来到你我的面前。
千万次的转发与愤怒背后,《繁花》剧组终于给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回应,既没否定古二的说法,也没表示给他以名分,但孰是孰非,观众心中已有定论。
而最寒心的是,这么多天过去,王家卫始终沉默,没有任何回应。
倒是秦雯回了一篇狗屁不通的抒情文,什么顶着零下40℃的严寒在鸟不拉屎的地方写剧本,后面的没记住因为写得乱七八糟。
很愤怒,秦雯靠这个剧本拿了白玉兰、金鹰最佳编剧,市场编剧费用涨至30万元/集,但古二现在还在为几年前的事维权,投入了大量时间心力,可能最后都很难有个公正(维权有多难,大家网上搜搜一些相关事例就会明白)。
明明是那么有才华的人,又有那样的重病,余下的时间倘若能用在创作上,未必古二不会是如秦雯一样被这个行业被很多人认可的大编剧。
更让人恶心的是,这个行业里(也包括行业外)像繁花剧组和王家卫这种抠搜又爱占便宜的人很多。
简单举两个发生在我身上的例子。
2019年我刚入行做编剧时,经过朋友介绍认识了某个韩姓制片人,这个制片每次见我都笑眯眯地,各种好话说尽,每次见面回来都在微信里给我发一大堆文件,让我整理出关键信息并将他认为有意思的部分留作重点参考,以便效仿到我们新剧的设定上。
我跟这个制片人稀里糊涂干了三个月的活儿,每天忙得昏天黑地却从头到尾只拿到了最初的一笔定金五百块——你若问我为什么后面都不给钱了,还在替别人卖命?
大概就跟古二的心情是一样的吧,一方面觉得自己已经付出了这么多,中途放弃很可惜;一方面对人性抱以天然地善意,觉得对方怎么也算这个行业里有头有脸的人,应该不会那么堂而皇之地不要脸吧。
可我们竟都错了。
多年以后,我才明白我犯的错误何其可笑。
突然明白,性格软弱良善的人根本不至于进入这一行的,因为这个行业底层逻辑就是一种相互的剥削。
而有时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一道坎,你所有经历的事你如果不在那个当下彻底解决或是过了你自己这一关,此后相同的事情就会纷至沓来,一次次把你架在火炉上烤。
说的就是前阵子我去找工作,面试完有家公司觉得我还不错,但他们又不想浪费人力成本,于是就提出要我试岗半个月,说是照常来公司上班,目的就是看看我到底能不能干活,如果是以前,我可能会觉得这也是个机会,代表人家认可了我,我只要好好表现就能拿下工作。
但经历了两三次被白嫖之后,我当即拒绝了,反而问了面试官两个问题:一,如果只是一个试岗,你打算给我发多少工资?二,大家都知道我只是一个试岗,同事还怎么配合我工作?
一个人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
如果我接受了这个所谓的试岗,那就意味着我要用试用期一样的心力去干一份根本不会给我相应薪水的工作,并且因为大家都知道我只是一个试岗,一起做事时同事也很难真的用心去配合我。
这个公司明显是想拐着弯占我便宜,但现在的我,不会给对方这种机会。
以前总是很烦这种弯弯绕,但后来也接受了这种世俗的麻烦,毕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能好好地活到今天,谁还不是如滚刀肉一般的存在。
希望古二在经过这件事后明白,天底下想不劳而获的人太多,也无需对那些名人太有滤镜,“一将功成万骨枯”,他们也只是踩着别人心血上位的狠人罢了。
而就在写完这篇文章时,刷某瓣发现友邻又更新了信息,原来古二并非普通素人。
“很惊讶这个履历能被吃人不吐骨头”......行业太可怕了。
倍顺网-股票配资-114配资网-个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