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图片
图片
"精选罗隐佳作,便于您收藏细品"图片
图片
图片
罗隐(833-910),字昭谏,杭州新城(今浙江富阳新登镇)人,唐末五代诗坛最具批判精神的“诗侠”。他出身寒门,少年时便以才学闻名,然科举之路坎坷——二十八年间十举进士皆不第,史称“十上不第”。这段失意经历,反而淬炼出他“不平则鸣”的创作锋芒。其诗作以“讽刺现实、针砭时弊”为核心,语言浅易犀利,善用口语、俗语入诗,如“今朝有酒今朝醉”“采得百花成蜜后”等名句,既成市井口头禅,又暗藏对权贵剥削、科举黑暗的尖锐批判。
罗隐的诗歌成就,集中体现在《甲乙集》收录的四百余首作品中。他继承白居易“香山体”的通俗传统,又融入晚唐特有的悲慨气质,形成“寓庄于谐、寓理于讽”的独特风格。其咏史诗如《西施》《始皇陵》,以“翻案法”重构历史叙事,颠覆“红颜祸水”的传统偏见,直指帝王昏聩、制度腐朽;咏物诗如《蜂》《金钱花》,借物象隐喻民生疾苦,揭露“人吃人”的社会本质;抒情诗如《自遣》《赠妓云英》,则以个人失意折射时代困境,将科举落第、人生困顿升华为对知识分子命运的普遍思考。
以下精选其最具代表性的10首诗作,从《蜂》的民生悲悯到《西施》的历史解构,从《自遣》的及时行乐到《赠妓云英》的同病相怜,全面展现这位“唐末诗坛执牛耳者”的创作精髓与思想锋芒。
[1]
《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这首诗前两句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描绘了蜜蜂在广阔天地间忙碌采蜜,占据众多美好风光。后两句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则以反问引发思考。诗人借蜜蜂辛勤酿蜜却不知为谁付出,实则暗喻世间劳动者的辛苦劳作成果常被他人占有,表达对劳动者的同情,同时也有对不劳而获者的批判,语言质朴却意味深长。
[2]
《自遣》
唐・罗隐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此诗尽显豁达洒脱。开篇表明得到了就放声高歌,失去了也坦然放下,即便愁恨众多也能安然处之。“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更是直白地展现一种及时行乐、不拘泥于未来忧愁的生活态度。看似消极,实则是在唐末动荡社会中,诗人对无奈现实的一种自我排解,以轻松姿态面对无常人生,蕴含着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3]
《西施》
唐・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诗的首句便点明国家兴亡有其自身规律。后两句通过反问,假设西施能使吴国灭亡,那越国灭亡又是因谁呢?诗人以理性视角,突破传统将吴国灭亡归咎于西施的观点,指出国家兴衰不能简单归结于某个女子,批判了将历史责任推卸给无辜者的错误认知,体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见解独到,发人深省。
[4]
《赠妓云英》
唐・罗隐
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这首诗写诗人与云英久别重逢。“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 交代了时间和云英依旧轻盈身姿。“我未成名卿未嫁” 直接道出二人现状,一个未成名,一个未嫁。末句 “可能俱是不如人” 似自嘲又似无奈感慨,以幽默之语表达出诗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力与对自身境遇的喟叹,蕴含着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5]
《雪》
唐・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诗的前两句先以人们普遍认为雪是丰年瑞兆起笔,随后发问丰年又能怎样。后两句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则笔锋一转,指出长安城中有贫苦之人,雪虽预兆丰年,但下多了会让贫者更艰难。诗人从雪中贫者角度出发,打破传统对雪的赞美,揭示社会现实,体现对底层人民疾苦的关注与同情。
[6]
《鹦鹉》
唐・罗隐
莫恨雕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西寒。
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
诗的开篇安慰鹦鹉莫怨恨雕笼与残损羽毛,告知其江南温暖陇西寒冷。后劝告鹦鹉不必把话说得太明白,因为说得清楚反而更难飞出牢笼。诗人借鹦鹉处境与劝诫之语,实则影射自身在复杂社会中,因言获罪的无奈,以巧妙隐喻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自身遭遇的感慨。
[7]
《金钱花》
唐・罗隐
占得佳名绕树芳,依依相伴向秋光。
若教此物堪收贮,应被豪门尽劚将。
前两句描绘金钱花得名美好且环绕树木散发芬芳,与秋光相伴。后两句展开奇特想象,假设金钱花能收藏,恐怕会被豪门全部挖走。诗人借金钱花之名,以幽默夸张手法,讽刺了豪门对财富的贪婪,以花喻世,揭示当时社会中权贵对利益的疯狂追逐,意味深刻。
[8]
《感弄猴人赐朱绂》
唐・罗隐
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
何如买取胡孙弄,一笑君王便著绯。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多年参加科举考试,不得不与美好山水风光相别。后两句 “何如买取胡孙弄,一笑君王便著绯”,以买猴子逗乐君王就能获赐绯袍,与自己多年苦读科考无果形成鲜明对比,辛辣地讽刺了晚唐科举制度的荒诞和君王的昏庸,抒发诗人对自身遭遇的愤懑与对不合理现实的批判。
[9]
《焚书坑》
唐・罗隐
千载遗踪一窖尘,路傍耕者亦伤神。
祖龙算事浑乖角,将谓诗书活得人。
首句写焚书坑历经千年只剩一窖尘土。第二句从路旁耕者见此伤心,侧面烘托焚书这一行为影响深远。后两句 “祖龙算事浑乖角,将谓诗书活得人” 指出秦始皇以为焚书可保统治,却算错,讽刺其妄图以焚书巩固统治的愚蠢,表达对历史上这一暴行的批判,见解新颖深刻。
[10]
《始皇陵》
唐・罗隐
荒堆无草树无枝,懒向行人问昔时。
六国英雄漫多事,到头徐福是男儿。
诗开篇描绘始皇陵荒芜之景,“荒堆无草树无枝” 营造出凄凉氛围。“懒向行人问昔时” 表达对往昔辉煌不再的感慨。后两句 “六国英雄漫多事,到头徐福是男儿”,以六国英雄徒劳,反称徐福才是 “男儿”,看似古怪,实则讽刺秦始皇求仙荒诞,批判其追求长生不老的虚妄,蕴含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思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倍顺网-股票配资-114配资网-个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